韩国首都首尔(Seoul,旧译“汉城”)地处朝鲜半岛中部,因位于汉江之北,古称“汉阳”。14世纪末,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,改名为“汉城”。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,汉城的英文名字按韩国语固有词发音用SEOUL标记,意为“首都”。2005年,在市政府推动下,汉城的中文译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“汉城”改为SEOUL的谐音“首尔”。就是韩语「首都」或「京城」的意思,就如中国的首都称为“京”一样。中国大陆早期曾经根据韩语发音而音译作“苏乌”,但其後跟随其他华语地区,沿用这个城市在李氏朝鲜时的旧称“汉城”。然而,其他语言都翻译成“SEOUL”或类似的发音。
这使日常沟通出现不少混乱,因为首尔市内有不少建筑物分别使用“首尔”或“汉城”为名称,但翻译成中文之後,这些地方名称会变得很相似。一个例子是:首尔市内同时有“汉城大学”及“首尔大学”,假若采用“汉城”作为 Seoul 的首都名称,会使两家大学的译名都变成了“汉城大学”。後来,中国人根据後者的英文名称,在其中文名称加上“国立”二字作分辨。但其实,首尔大学在韩国的知名度比汉城大学高很多,而大学本身的中文出版物,亦自称为“Seoul大学校”。但对于学校以外的机构,译名的问题就给他们造成困扰。2004年,韩国曾经有人发起运动要求解散首尔大学,韩国多份主要报章由于不清楚中国对两家“汉城大学”的区分方式,而多次在他们的中文版新闻中把首尔大学错译为“汉城大学”,而其企划部的柳根培亦无缘无故被“转校”成为汉城大学的发言人。
韩国政府从1992年起就一直在进行“서울”的中文名称的制订工作,拟订的对应中文包括“首尔”和“首午尔”。2005年1月18日,“서울”市议会通过使用与“SEOUL”发音相近的“首尔”作为这个城市的中文名称,并要求韩国政府公文、出版物、网站、机场和车站、公路路标的中文版本都使用“首尔”来代替“汉城”。但是迄今为止,在中文里使用最多的还是具有500余年历史的“汉城”这个名称。目前,尽管香港及台湾的传媒已经开始转用“首尔”这个新的名称,中国大陆官方以及媒体仍然坚持把韩国首都为“汉城”。亦有人质疑汉城议会是否有权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名称,并指如果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改变,将使华人世界对于韩国首都的称呼造成混乱。
今天的首尔东南在古代曾经是百济王国的都城。百济亡国之後被新罗佔领,名字改名汉山州、汉阳郡。在高丽时期,汉阳是王京(开京)之外的“小三京”之一,为南京(另外两京是东京庆州和西京平壤)。
作为韩国首都,首尔是韩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教育中心。以首尔为中心的“首都圈”面积仅占韩国总面积的12%,但韩国近5000万人口中的一半生活在“首都圈”内,韩国7成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来自“首都圈”。
首尔地势北高南低,北汉山、道峰山等山脉为首尔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,也为首尔提供了天然的绿地和公园。韩国的第一大河——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,把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。
在位于江北的老城区,至今还保留朝鲜王朝的王宫——景福宫、昌德宫等名胜古迹。古老的宫殿、传统的民居等与现代化的政府大厦、企业大楼交相辉映,展现出首尔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风貌。
20世纪七十年代,韩国在落后贫穷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,被誉为“汉江奇迹”。以筹备1988年汉城(首尔)奥运会为契机,韩国对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开发,兴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,使江南地区从农田一跃成为韩国最繁华的商业区和最昂贵的住宅区。而奥运会带来的“奥林匹克效应”,更促使韩国经济在“汉江奇迹”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飞跃,拉开了韩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、由加工业向服务业升级转化的序幕,使韩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。
近年来,随着韩国影视和流行音乐的兴起,“韩流”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首尔市政府已经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,大力培养影视、娱乐、观光、时装等产业,将首尔打造成“亚洲魅力之都”。 (CCN传媒图片网 柯兰)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)